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海南省林科院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聚焦海南海桑保护开启生态修复新篇章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3 16:02:57  信息来源:  浏览量:

2025年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海南省林科院”)湿地研究所团队申报的“海南海桑亲本杂交带遗传结构、杂交效率及修复模式”项目成功获批地区科学基金资助。这是该院继2022年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第二次斩获这一国家级科研资助,标志着海南省在红树植物保护与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实力持续攀升。

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红树植物,仅分布于海南岛东部沿海的狭窄区域。受海岸带开发、污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其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极危(CR)等级。作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海南海桑对维护海岸带生态平衡、抵御台风侵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针对其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及人工修复技术的研究仍存在空白,亟须科学支撑。

此次获批项目由海南省林科院湿地研究所牵头,联合岭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共同攻关。项目将通过形态性状鉴定等明确海南海桑杂交起源、杂交区物种构成、基因渗入和适应进化,揭示其遗传结构;通过授粉及种子园实验分析评价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效率。进而创建包括杂交带植物种类、数量和面积,杂种亲本比例和配置距离等因子在内的海南海桑种群自然修复模式。项目研究成果将为人工创建亲本杂交带实现海南海桑种群自然修复的终极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从濒危物种的基因密码到滨海湿地的生态屏障,海南省林科院团队正以科技之力书写绿色答卷。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再度垂青,既是对该院科研实力的认可,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项目的推进,海南海桑的种群复兴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修复,将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典范。

返回上一页
邮箱:hnslky2019@163.com 电话:0898-66802906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新大洲大道409号滨江中心A座18-22层

版权所有: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备案号:琼ICP备19004955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702000182号 全程网络制作:联拓科技